顯示具有 食療 - 湯水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食療 - 湯水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

( 二十三 ) 家居湯水篇 - 溫中散寒湯水 ( 1 - 3 )



(1) 黃蓍豬肚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,黃蓍五錢。
【製法】將豬肚洗凈,用少許鹽擦洗一遍,用清水沖洗凈,再用鹽、生粉擦洗,以清水洗凈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放入滾水中略煮,除去煮出來的泡沬及浮油,放入黃蓍及少許紹酒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用文火煲二至三小時,離火後將豬肚切片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溫中散寒。
  
(2) 胡椒豬肚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,胡椒五錢,蜜枣四枚。
【製法】將豬肚洗凈,用少許鹽擦洗一遍,用清水沖洗凈,再用鹽、生粉擦洗,以清水洗凈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放入滾水中略煮,除去煮出來的泡沬及浮油。
    將胡椒放入豬肚內,以線縫合,與蜜枣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煲沸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改文火煲二至三小時,除去胡椒,豬肚切片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溫中健脾,散寒止痛。
 
(3) 胡椒炖老鴨:
【用料】瘦老鴨一隻,豬腿肉半斤,火腿二兩,胡椒五錢,生薑七片。
【製法】鴨除去毛、內臟、尾部及肥脂,滴干水;火腿、胡椒洗凈放入鴨腔內,用線綘合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起油锅,用薑片爆至鴨表面微黃;豬腿肉洗凈切大块。
    將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內,加入適量滾水,加盖,隔水文火炖四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溫中散寒,健脾開胃。
【主治】脾胃虛寒,口淡泛清涏,胃脘隱隱冷痛,胃納欠佳等。
【禁忌】脾胃濕熱者不宜食用。

( 二十二 ) 家居湯水篇 - 清熱解毒湯水 ( 1 - 9 )



(1) 苦瓜蕃茄湯:
【用料】瘦肉半斤、苦瓜一斤、蕃茄三個、鹹酸菜四兩。
【製法】將材料洗淨,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文火煲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袪濕解毒。
【主治】皮膚病。
 
(2) 花旗參葛花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四兩,花旗參三錢、葛花五錢。
【製法】將材料洗淨,放入炖盅內,加沸水適量,蓋好,隔水文火燉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解酒,醒腦提神。
【主治】解酒。
 
(3) 車前草生薑瘦肉湯:
【用料】瘦肉半斤、車前草二兩、生薑三片、蜜棗五枚。
【製法】將材料洗淨,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文火煲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利尿,暢通小便。
【主治】小便頻密。
 
(4) 墨魚煲節瓜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一斤,節瓜一斤半,墨魚二兩,紅棗十粒,薑二片。
【製法】節瓜刮皮洗淨;墨魚用熱水浸十分鐘,撕去墨魚骨,黑衣和魚眼,洗淨;豬瘦肉,紅棗(去核)洗淨。
    把適量的清水放入煲內煲滾,放入配料,煲滾,改為慢火煲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有解暑、益氣血。
 
(5) 百合豬肝湯:
【用料】豬肝四兩,百合五錢,南北杏各二錢。
【製法】豬肝洗淨切片。百合及南北杏洗淨,加水煲一小時,加入豬肝片煮熟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除痰,消脹,利大小便。
【主治】內心煩燥,熱咳,久咳。
 
(6) 枸杞豬肝湯:
【用料】豬肝三兩,枸杞葉三兩,生薑三片。
【製法】豬肝洗淨切片,拌入少許生粉及料酒。用適量清水煮沸,
             放入豬肝片及薑片,煮至豬肝熟加入枸杞葉,稍滾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血生精,清熱止渴,袪風明目。
【主治】眼睛紅痛。
 
(7) 冬瓜肉片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三兩,冬瓜一斤,木耳一兩,生薑二片。
【製法】將材料洗淨,豬瘦肉切片,冬瓜切段,放入锅中,加清水 適量,文火煲一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解熱,益腎利尿。
【主治】暑熱煩燥,虛火干渴。
 
(8) 節瓜瘦肉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四兩,節瓜二斤。
【製法】將材料洗淨,豬瘦肉切片,節瓜切段,放入锅中,加清水 適量,文火煲一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暑解渴,驅暑健脾,止渴生津。
【主治】暑熱煩渴,小便黃,炎夏天時食欲不振。
 
(9) 苦瓜瘦肉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六兩,苦瓜半斤。
【製法】將材料洗淨,豬瘦肉切片,苦瓜切段,放入锅中,加清水 適量,文火煲一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消渴引飲,風熱赤眼,中暑下痢。
【主治】清除暑熱,眼目解毒,感冒煩熱,痱子過多,眼周膜炎。

( 二十一 ) 家居湯水篇 - 袪濕止帶湯水 ( 1 - 5 )




(1) 白果黃豆鯽魚湯:
【用料】白果八錢,黃豆三兩,鯽魚半斤,生薑四片。
【製法】白果(去殼)、生薑洗凈;黃豆洗凈,用清水浸一小時,鯽魚除鱗、鰓,去內臟,洗凈。
    把全部配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滾後,改文火煲二小時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祛濕止帶。
【主治】病後體弱,濕浊下注,帶下色白,量多無臭,小便白浊,體倦乏力,舌苔白膩 。
 
(2) 蒲公英薏米瘦肉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半斤,蒲公英、薏米(選煲湯用大粒薏米,不能選煮糖水用細粒薏米)各一兩。
【製法】豬瘦肉、蒲公英、薏米洗凈,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沸後,改文火一至二小時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袪濕止帶。適用於濕熱黃帶。
【主治】帶下黃臭、質粘、煩渴欲飲,口苦咽干,下腹疬痛,小便短黃,舌苔黃膩,脈滑而數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亦可用於陰道炎,輸卵管炎等濕熱患者。
 
(3) 銀花車前豬小肚湯:
【用料】金銀花、車前草各一兩半,豬小肚二個。
【製法】金銀花、車前草洗凈,豬小肚用盐擦洗干凈,放入滾中拖去臊味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滾後,改文火煲一至二小時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袪濕,止帶。
【主治】帶下色黃、質粘穢臭,外陰糜爛,口渴咽干,微熱口苦,小便短黃。或溫熱引致陰道炎,輸卵管炎。
 
(4) 馬齒莧芡實瘦肉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半斤,馬齒莧、芡實各一兩。
【製法】豬瘦肉、馬齒莧、芡實洗凈,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沸後,改文火煲二小時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解毒,袪濕止帶。
【主治】帶下色黃、質粘穢臭,小便短黃,口渴口苦,舌紅苔黃,脈滑。亦可用於濕熱泄瀉、痢疾。
 
(5) 老黃瓜煲扁豆赤小豆:
【用料】豬排骨一斤,老黃瓜一條,扁豆二兩,赤小豆二兩,蜜棗四粒,陳皮一角。
【製法】豬排骨洗淨汆水切塊;老黃瓜洗淨,切塊;陳皮浸軟,刮瓤;扁豆、赤小豆及蜜棗洗淨。
    放入全部材料煲內,加清水適量煮滾,轉文火煲三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調理腸胃,健脾去濕,利尿消腫。

( 二十 ) 家居湯水篇 - 潤肺除痰湯水 ( 1 - 11 )




(1) 南杏潤肺湯:
【用料】豬肺七兩、南杏四錢、北杏三錢、蜜棗四枚。
【製法】南杏、北杏去皮,豬肺洗淨切成小塊,用少許食油在鐵鍋中炒透,加適量開水,
             與蜜棗同放在沙鍋內、煲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益肺氣、潤肺、化痰止咳。消痰止嗽
【主治】適合於天氣乾燥時或肺氣弱、易咳嗽的小兒平時飲用,也可用於肺炎恢復期調補身體。
 
(2) 橘紅清燉雞:
【用料】雛母雞一隻,幹橘紅八錢,油菜心三兩,蔥、薑各適量。
【製法】母雞除毛開膛去內臟,洗淨;橘紅用溫水浸軟,洗淨泥沙 ;
             油菜取其嫩心洗淨,用沸水氽燙後過涼待用。蔥切段,薑切片。
             取砂鍋注滿清水放入雞,燒沸打去浮沫,再下入橘紅、蔥、薑,改用文火燉三小時,
             放入油菜心,挑出蔥、薑,沸後放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止咳化痰,清肺降火。
【主治】老人陳年氣喘、肺熱咳嗽。
 
(3) 無花果豬肺湯:
【用料】豬肺二兩,南北杏各三錢,無花果一兩。
【製法】南北杏洗淨;無花果洗淨斜切小块,豬肺洗淨切片,開水燙過,去除血水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中,加適量清水,慢火煲一小時,加食鹽適量,便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袪痰理氣,潤肺清咽,健胃清腸。
【主治】咽喉痛,咳嗽多痰,大便閉結。
 
(4) 龍眼甲魚湯:
【用料】甲魚一斤,龍眼肉五錢,懷山藥五錢。
【製法】將甲魚去內臟洗淨,切成方塊,同龍眼肉、懷山藥共燉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虛補血,滋陰益氣。
【主治】治病後體虛,食欲不振,貧血,心悸,肺結核低熱、痰中帶血,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等。
 
(5) 蟲草鵪鶉湯:
【用料】冬蟲夏草五枚,鵪鶉二隻,料酒、蔥、薑少許。
【製法】鵪鶉除毛去內臟,沸水燙過,洗淨,和鵪鶉及配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慢火煲二小時,加食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潤肺益腎,理氣和中。
【主治】勞咳、諸虛百損。
 
(6) 白果清燉雞湯:
【用料】雛母雞一隻,白果、水發冬菇、冬筍、火腿各二兩,鹽、胡椒粉、蔥、薑各適量。
【製法】雞去毛及內臟,洗淨;冬菇去蒂洗淨,切成柳葉片;火腿世片,蔥切段,薑切片;
             白果剝去硬皮和內衣;取砂鍋放清水適量,將雞放入,煮沸濾去浮沫,
             放蔥、薑、冬菇、冬筍、火腿、白果,用文火燉三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腎溫肺,益氣平喘。
【主治】肺結核咳嗽、老年體虛哮喘。
 
(7) 斛苓參骨湯:
【用料】豬脊骨一斤,石斛、茯苓、南沙參各四錢,菠菜三兩,生薑五片,蔥節適量。
【製法】將豬脊骨洗淨加水適量,放入薑片,燒開後撇去浮沫,再煮半小時,
             將石斛等三味中藥,用紗布紮好放入骨湯中煮半小時,撈出藥包。
             菠菜洗淨,放入湯中煮沸,加鹽、蔥節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陰益髓,生津清肺,祛痰止咳。
【主治】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肺結核、肝病、腎病患者食用。
 
(8) 蓮子百合湯:
【用料】瘦豬肉二兩,蓮子 三錢,百合三錢。
【製法】材料洗淨,將瘦肉及蓮子放入鍋內加水煮半小時,後下百合再煮十分鐘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養心安神,潤肺止咳。
【主治】肺結核低熟乾咳、慢性支氣管炎,對神經衰弱者也有滋補作用。
 
(9) 海底椰杏仁湯:
【用料】瘦肉半斤、海底椰二兩、南北杏各五錢、無花果五枚。
【製法】全部材料洗淨放入锅中,加適量清水,慢火煲一個半小時,加食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滋陰潤肺化痰止咳。
【主治】咳嗽。
 
(10) 辛夷花鷓鴣湯:
【用料】鷓鴣一隻、辛夷花五錢、蜜棗三粒。
【製法】全部材料洗淨放入锅中,加適量清水,慢火煲二小時,加食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中益氣,疏通鼻竅。
【主治】鼻敏感。
 
(11) 茨實瘦肉湯:
【用料】豬瘦肉四兩,茨實一兩,玉竹五錢。
【製法】全部材料洗淨放入锅中,加適量清水,慢火煲二小時,加食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養陰清肺。
【主治】潤燥,多汗,止咳,咽干咳嗽,心煩口渴,秋冬肺燥干咳。

( 十九 ) 家居湯水篇 - 健脾養胃湯水 ( 1 - 29 )



(1) 利水祛濕湯:
【用料】粟米芯一兩、茯苓四錢、澤瀉四錢、赤小豆一兩、燈芯花五隻、扁豆一兩、
             荷葉五錢、陳皮一錢、冬瓜一斤、瘦豬肉六兩、食鹽適量。
【製法】洗淨冬瓜,刨皮,切件;洗淨瘦豬肉,過滾水五分鐘,撈起;洗淨藥材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中,加適量清水,慢火煲一小時,加食鹽適量,便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利尿袪濕、清熱解毒、健脾益胃、清心寧神。
【主治】便秘口臭,疲倦無神,舌損痱滋,牙肉腫痛。

(2) 芡實煲老鴨湯:
【用料】老鴨一隻,芡實一斤半、蔥、薑、鹽、料酒各適量。
【製法】芡實洗淨;老鴨去毛和內臟,洗淨血水,將芡實放入鴨腹內。
    將鴨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適量,旺火煲沸,改文火燉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益脾養胃,健脾利水,固腎澀精。
【主治】適用於脾胃虛弱的消渴和脾虛水腫、腎虛遺精。
 
(3) 老鴨海螺蛸湯:
【用料】老鴨一隻,瘦肉半斤,胡椒三錢,生薑三片,海螺蛸五錢。
【製法】老鴨去毛和內臟,洗淨血水;瘦肉切塊;胡椒、生薑、海螺蛸洗淨。
    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十四碗,旺火煲沸,改文火燉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開胃制酸,溫中散寒。
【主治】暖脾胃驅寒,適合胃腸冷痛不適、噯酸嘔惡。
【禁忌】脾胃濕熱、胃熱嘔吐者不宜服用。
 
(4) 生地黃煲湯雞:
【用料】烏雞一隻,生地黃半斤。
【製法】先將雞去毛、腸、肚,洗淨;地黃切薄片放入雞腹中,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適量,
             旺火煲沸,改文火燉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益脾養胃。
【主治】治腰背疼痛、骨髓虛損、不能久立、身重乏力、盜汗胃腸功能紊亂。
 
(5) 羊肉官桂湯:
【用料】羊腿肉一隻,草果五個,官桂二錢,回回豆子一兩。
【製法】羊腿肉洗淨斬件;回回豆子洗淨去皮搗碎。
    全部配料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適量,煲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益脾胃,疏肝順氣。
 
(6) 墨魚骨瘦肉湯:
【用料】墨魚骨一兩、瘦肉半斤、蜜棗五枚。
【製法】全部配料洗淨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適量,煲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促進胃潰瘍癒合。
 
(7) 胡椒味菜豬肚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、胡椒三錢、味菜四兩。
【製法】將豬肚用粗鹽及生粉反覆搓洗多次,洗淨,切條。
    全部配料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適量,煲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行氣健胃,幫助消化。
【主治】消化不良。
 
(8) 淮山芡實蓮子湯:
【用料】瘦肉半斤、淮山、芡實、蓮子各二兩、蜜棗五枚。
【製法】全部配料洗淨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適量,煲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益脾胃。
【主治】健脾止瀉。
 
(9) 山楂粟子燉鴨湯:
【用料】鴨一隻,山楂肉、粟子肉各四兩。
【製法】鴨除毛去內臟,洗淨切尾;山楂肉、粟子肉洗淨。
    將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沸,改用文火煲三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充體力、補中氣、健脾開胃。
 
(10) 木瓜煲生魚湯:
【用料】生魚一條(重約一斤),木瓜一個,紅棗六枚,生薑一片。
【製法】先將生魚去淨魚鱗、魚鰓,剖開洗乾淨,抹幹魚身後,用薑、油起鑊,
             將魚身煎至微黃色,以辟腥味;木瓜剝去皮、去籽,用清水沖洗乾淨,切成塊狀;
             紅棗去核,洗乾淨;生薑刮去姜皮,洗乾淨,切一片。
    將以上材料一齊放入已經煲沸的清水中,用文火煲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開胃、滋潤養顏、補益身體。
【主治】適宜身體虛弱,虛不受補者調補身體。
 
(11) 鯽魚豆蔻湯:
【用料】鯽魚一斤,草豆蔻三錢,陳皮、砂仁各二錢,煅牡蠇五錢。
【製法】鯽魚留鱗片去內臟,草豆蔻打碎,陳皮及煅牡蠇洗凈,放入锅中,
             加清水十碗,以大火煲沸,轉用小火煮煲二小時,加入砂仁(打碎),再煲十五分鐘,調味服用。
【功效】溫中行氣,開胃制酸,調補脾胃。
【主治】適宜脾胃虛寒,食欲不振,胃腸時痛,噯氣吞酸,大便稀薄。
【禁忌】脾胃濕熱者不宜服用。
 
(12) 鯽魚赤小豆湯:
【用料】鯽魚半斤,赤小豆三兩,料酒、葱、薑適量。
【製法】鯽魚留鱗片去內臟,並撕下頷下硬皮後洗凈,加入料酒漬片刻備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赤小豆洗凈,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用小火煮至六、七成熟, 
             加入鯽魚、葱、姜、同煮成湯,加盐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利水消肿,健脾和胃。
 
(13) 白果芡實豬肚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、排骨半斤、白果一兩、芡實一兩、生薑二片、陳皮一塊。
【製法】將豬肚用粗鹽及生粉反覆搓洗多次,與排骨同出水,洗淨,切條;
             白果去殼,去衣及芯;芡實、果皮用清水浸洗。
    將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沸,改用文火煲二小時,加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胃、助消化、補虛損、益中氣功能。
【主治】中氣不足、脾胃虛弱、防夜尿。
 
(14) 蓮子紅棗豬肚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,蓮子一兩,紅棗十枚,生薑二片。
【製法】將豬肚用粗鹽及生粉反覆搓洗多次,出水,洗淨,切條;蓮子,紅棗洗淨。
    將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內,加清水適量,用文火煲一小時,加少許酒、胡椒粉與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開胃。
【主治】胃腸虛弱,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。
 
(15) 海馬芡實羊肉湯:
【用料】羊肉半斤、海馬一對、芡實五錢、玉竹五錢、生薑三片。
【製法】羊肉洗凈,切成中块;其他配料洗淨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以文火燉三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脾腎陽虛、夜尿頻多、怕冷及手腳涼冷等人士飲用。
 
(16) 田雞人參湯:
【用料】田雞十二兩,蓮子、懷山、雲苓各一兩、吉林人參三至五錢、陳皮半個、蜜棗二枚。
【製法】田雞用薑汁撈過,其他配料洗淨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以文火燉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,開胃,固氣,老少鹹宜。
 
(17) 沙參淮山牛肉湯:
【用料】牛腩肉半斤,北沙參、淮山各一兩半,陳皮一角。
【製法】將以上材料分別用清水洗乾淨,放入煲內,加入適量清水,
             用武火煲至水滾,改用文火繼續煲三小時, 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益脾胃,壯腰腳。
 
(18) 羊肚湯:
【用料】羊肚(胃)半斤,浮小麥一兩半,生薑七片,油鹽酌量。
【製法】浮小麥洗凈,用紗布包起;羊肚用滾水燙過後成小塊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內,加清水適量,煮至羊肚軟熟,調味後飲食。
【功效】甘溫,健脾胃,止虛汗。
 
(19) 鱧魚赤豆湯:
【用料】鱧魚一斤,赤小豆三兩。
【製法】鱧魚洗去鱗、鰓、腸,洗凈,加清水適量,赤小豆洗凈。
    全部用料放入锅內,加水適量,用文火煮至豆爛,一日內分二次空腹飲食。
【功效】健脾益胃,利水消肿。
 
(20) 猴頭菇冬菇雞湯:
【用料】雞一隻、猴頭菇四朵、冬菇十隻、茶樹菇一兩、去核紅棗八枚、生薑四片。
【製法】雞去毛除內臟,洗淨,切大塊,出水;各種菇洗淨,猴頭菇放入薑水中飛水。
    將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沸,改用文火煲三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益胃、益氣養血,對白血病屬氣血兩虛者亦有幫助。
 
(21) 花旗參紅棗生魚湯:
【用料】生魚一條,花旗參五錢,紅棗十二枚,生薑二片。
【製法】生魚刮鱗,去鰓劏好洗淨;花旗參、紅棗、生薑分別用水洗淨;
             花旗參切片;紅棗去核;生薑刮皮。
             煲內注入水,將生魚用魚湯袋袋起,加入紅棗和薑片煮滾,
             再轉用中火煲二小時,再放入花旗參及幼鹽滾十分鐘,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降火清熱,生津止渴,健脾開胃,補血,清虛熱。
【主治】工作困倦、煙酒過多及虛火上升者,或婦女手術後滋補強身。
 
(22) 蔘淮生魚養胃湯:
【用料】生魚一斤,黨蔘、野生花旗蔘各三錢,淮山四錢,去核紅棗八枚,舊橙皮一錢半,生薑三片。
【製法】生魚刮鱗,去鰓劏好洗淨;黨蔘、野生花旗蔘、淮山、紅棗、橙皮和生薑洗淨。
    全部材料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文火煲三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養胃,生津潤燥。
【主治】胃虛食少,皮膚乾燥,氣血兩虛等。
 
(23) 參蓍母雞湯:
【用料】老母雞一隻,黃芪、山藥各一兩,黨參、當歸各三錢,藕七錢,桂皮、花椒 、薑酌量。
【製法】雞去毛及內臟雜物,把以上中藥等洗淨用紗布包紮好,另把桂皮等佐料也用紗布包紮好。
    雞及兩個紗布包放入鍋內,加水淹沒雞體,先旺火後文火煮爛,加鹽調味食用。
    每日三次佐餐。連續服用一星期。
【功效】補氣活血、健脾胃、助消化,增加機體造血及細胞修復功能。
【主治】適於嚴重燒傷、大手術後患者服食。
 
(24) 燉雞清補涼:
【用料】雞一隻,淮山、芡實、麥冬各三錢、杞子、玉竹、龍眼肉各二錢。
【製法】將雞除毛去內臟,洗淨保留原狀,所有藥材洗淨泡軟,
             塞進雞肚中,再放燉盅,加適量沸水,用中火燉二小時,下鹽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心明目,開脾健胃,潤燥安睡。
 
(25) 狗脊花生鳳爪湯:
【用料】鳳爪 半斤、狗脊七錢,陳皮一錢、花生一兩,紅棗四枚。
【製法】鳳爪用開水燙後,去掉外皮,削掉尖甲,洗淨斷開,再放開水中焯一下,然後放入鍋內。
             把狗脊、紅棗、花生、陳皮依次倒入鍋中,狗脊在做湯之前浸泡三十分鐘。
             材料放齊後,倒入高湯適量。大火煮沸後,用文火煮二小時,下鹽調味品食用。
【功效】補肝潤肺,祛風強腰,脾胃虛弱。
【主治】腎虛腰痛,頭暈目眩,視物昏花,兩目乾澀,或婦女面色不華,月經量少。
 
(26) 腐竹白果豬肚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,腐竹二兩,白果仁一兩,生、熟薏米各一兩,馬蹄六個。
【製法】除去豬肚內之脂肪,翻轉用鹽、生粉揉捏擦勻,用清水沖洗,重複數次, 再用滾水滾片刻,洗乾淨;
             腐竹乾淨,折段;白果去殼、去心,用滾水浸一會去衣;
             生、熟薏米用水洗乾淨;馬蹄去皮、去蹄,切片。
    將適量之清水放入瓦煲內,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所有材料,
             改用中火煲三小時左右,加鹽調味,即可飲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開胃、滋陰補腎、去濕消腫。
 
(27) 豬肚黃蓍湯:
【用料】豬肚一個,蘿蔔半斤,芹菜半條,黃蓍五錢,生薑、大蒜、葱、花椒、八角適量。
【製法】豬肚洗幹凈,用滾水燙過,切成小塊留用;洗凈其他用料,蘿蔔切塊,芹菜和葱切段,生薑和大蒜搗碎。
    用清水把豬肚煮沸,去除浮油和泡沬,加入其他配料,煮至豬肚變軟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脾和胃,益元氣。
 
(28) 山楂蓮葉排骨湯:
【用料】排骨十二兩,新鮮荷葉一角,生薏米一兩,烏梅兩枚 。
【製法】排骨洗淨,飛水斬件;山楂、烏梅和生薏米分別用清水浸透、洗乾淨;新鮮荷葉用清水洗乾淨。
    將山楂、排骨、烏梅和薏米放入瓦煲內,加清水適量,
             用猛火煲滾,改用文火煲三小時左右,再放入新鮮荷葉稍滾便可,加鹽調味 食用。
【功效】健胃去濕,清熱消暑。
 
(29) 蘑菇瘦肉湯:
【用料】蘑菇四兩,豬瘦肉五兩,油鹽酌量。
【製法】洗凈,蘑菇對切,瘦肉切片,一起放入锅中,加清水適量,煮至瘦肉軟熟,調味食用。
【功效】開胃健脾,滋陰潤燥。